马晓燕优秀教学反思发表时间:2024-12-02 15:21 平顶山市第四中学优秀教学反思分享步履不停,逐心而行 平顶山第四中学语文组 马晓燕 马晓燕,中共党员,自她执教以来,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,用“爱心、耐心、关心”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,致力于构建师生和谐的课堂。先后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,市级教学标兵,市直级优秀班主任,市级优秀党员,市级青年岗位能手。多次获得省级市级优质课一等奖,获得省级论文一等奖,获得省级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,获得省级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,市级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,市级班主任技能大赛二等奖,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教师,多次获得市级论文一等奖,发表多篇CN论文,参与课题并获得市级二等奖。 在2023-2024学年,我担任高三艺术班和高三(13)班的语文教学工作,深感责任重大,丝毫不敢松懈。为了给高三学生顺利参加高考保驾护航,我努力夯实打牢基础知识,积极完善自身知识体系,主动向具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,积累高三备考的经验。经过师生一学年的共同努力,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,而且所带班级的学生,在高考中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,现将过去一年的经验总结如下: 激发兴趣,营造民主课堂。到高三之后,因为各科学业任务繁重,导致大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,造成语文教学在夹缝中艰难生存。为了打破这样的困境,我在40分钟的课堂上要质量、要效率,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。面对班里语文薄弱的学生,我利用早晚自习和课间时间解答他们学习中的疑问,耐心讲解每次考试中遇到的困惑,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。在每次考试结束后,我会利用课余时间,和学生面对面重新批改学生考试试卷,针对试卷上出现的问题,进行深度剖析,深入查找原因,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。在日常上课时,我仔细关注学生的动态,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闪光亮点,在课堂上及时表扬,及时反馈,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。 提高效率,上好讲评课。作为高三教师,面临着内容多、任务重、时间紧等一系列问题,但我没有因这些问题就忽略训练和讲评过程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,在讲评前,认真分析试卷,有明确的目的。在讲评时,引思路、给时间、讲技巧,富有针对性。在讲评后,引导学生领悟小结,注意深化巩固,突出时效性。作为老师,在讲评过程中,要及时掌握学生错在何处,为何错,哪些题目错误率比较高等情况,再有针对性调整改进班级复习工作计划,不能一味追求复习进度,反而忽略学生真实学习情况,努力做到一步一个脚印,扎扎实实把复习工作做到实处。 三、瞄准高考,狠抓平时积累。语文学科是注重平常积累的学科。根据学科特点,我结合两个班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,制定了具体而详细的计划。比如:为了完成学生在默写方面的积累,我制定了默写情况完成统计表格,要求每2天完成一篇背诵篇目,并且在上课前5分钟,我会通过齐背,分片背,个别背,全体默写,在黑板上默写等多种形式,及时掌握学生背诵的完成情况,使背、默、诵三步曲成为学生的习惯。对背诵默写优秀的学生,及时表扬,给予一定的奖励,奖励虽小却极大促进了学生的背诵默写的积极性,也夯实了学生诗歌、文言文方面的知识基础。 四、研究大纲,重视高考信息。在日常工作中,不仅要完成每周的教学任务,我还要细致研究分析语文的考试说明,准确把握高考最新动态,并且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。教学过程中,我从教学方案的设计、教学内容的讲授到复习考试等环节,认真吸取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,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,指导自己教学实践。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:细化内容、分化训练、深化辅导、具化目标。 五、专项复习,夯实基础知识 1.语言运用模块,在**轮复习之后,我会把题型穿插在下面各专题和考试的复习中,进行反复的不间断的训练。在穿插复习过程中,注重精选题目,做到精、专、快,保证不影响专题整体复习进度。 2.诗歌鉴赏模块,主要是进行题型示例讲解。通过精选诗、词、曲鉴赏题,让学生对该类型题目有初步掌握,再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、表现手法、诗人生平等整理出来发给学生,引导学生理清鉴赏思路、体会其思想情感,把握其表现手法,进而能够顺利完成诗歌鉴赏题目。 3.作文模块,首先在平日课余时间尽可能拓宽学生视野,提高写作能力,比如:要求学生在校图书馆每周至少阅读一本课外书,会给学生推荐适合的杂志,如《读者》《青年文摘》等。其次我相信“他山之石也可攻玉”,因此要求学生养成坚持抄背范文的习惯,我会收集整理优秀高考范文中巧妙的题目、优秀的开头结尾、恰当的事例等,打印出来发给学生,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进行熟读。我相信学生只有“胸中有竹”,才能做到“心中有意境,下笔自然神”。最后要注重作文实战训练。在卷面、书写、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,加强在审题立意、谋篇布届、表达技巧等方面的指导。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。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、永无止境的工作,不仅要稳扎稳打、夯实基本功,更要一颗恒心,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行! 文、图/马晓燕 编辑/杨金博 审核/于涵哲 终审/孙宁 2024年11月30日 |